原本,想在Muzik雜誌上刊登音樂會的廣告,托妹妹及友人的福,可以再追加一篇文章。依照雜誌的慣例,他們會根據你個人與音樂會相關資料給一篇專題報導,這的確對我們而言是再方便不過的事情。

不過,與其給一篇個人專訪,如果有專文介紹曲目內容,是我比較希望的方式。於是,在與編輯討論過後,我決定自己寫一篇關於布列茲的文章。
前幾天,當我興沖沖地將文章完成並交給編輯,他們看完的反應是,除了字數太多,內容也顯得有點僵硬。
他們委婉地告訴我,一般大眾大概不會想閱讀這種文章,除了不好消化,也像只是寫給專門的人閱讀的。於是,他們建議我將內容簡化,不要大篇幅介紹布列茲,可以寫一點自己。
我完全理解編輯的立場與苦心,畢竟對應於現在市場要求,看人總比看樂曲介紹來的簡便一點,另外,也是為了較為迅速的宣傳效果。
原本,我想放棄刊登內文的機會了。但是,掛上電話後,想想應該對編輯表明自己的立場與出發點,於是在將文章減去一千多字之後,我寫了一封信給編輯。
Dear A
經過多種考慮,我將文章刪除至2221字,但並沒有簡化內容。
 
我的理由是,Muzik作為台灣目前數一數二的古典音樂雜誌,我能理解編輯部推廣古典音樂的用心與努力,希望大眾也可以毫無困難地進入並了解古典音樂。我們到Starbucks喝杯咖啡,隨手就可看到Muzik,而不諱言,每一期的Muzik我幾乎都是在Starbucks翻閱完畢的。
 
輕鬆卻提供資訊,甚至帶點娛樂效果,的確是喝咖啡、放鬆時的好良伴。但是,做為一個學音樂的人,我卻期盼著更為「艱硬」的文章。我希望看到有人以藝術的觀點討論音樂,或像阿多諾這樣哲學背景的方式切入,或薩伊德社會學批判的角度,或羅曼羅蘭以散筆卻娓娓道來的口吻述說。我的舉例當然不是很恰當,也要求過多。但Muzik的出現的確是令我眼睛一亮的。我期待著這樣的雜誌不只是,為大眾帶來認識及聆聽古典音樂的平台,甚至是任何專 .門 .學. 科.的人都會想要「收藏」的雜誌。
 
就像每日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或南德日報的藝評,都想令我剪下並收藏的質量。
 
我期待著台灣有一天也會有這樣的報紙或是雜誌或是刊物。
因此,如果要介紹一個台灣大眾比較陌生的東西,我希望自己可以至少,將一些觀念解釋清楚,以一個邏輯的方式表達出來。並將赘字及沒有必要的比喻或重複的觀念刪除,除此之外,我比較難再將之「大眾化」。
 
但是大眾真的就不閱讀比較硬的文章嗎?我的想法比較樂觀。有的。請相信我。
並且,我相信這樣的閱讀人口是可以慢慢培養的,如此,我們不只需要輕便的文章,我們需要的是雖然不是太好消化,但是可以得到回饋的文章。
 
這樣的意思不是說我多厲害多有使命感,而是,我是攜帶著這 .樣 .的 期 .盼. 要求自己並寫下文章的。
這只是我個人的期許,也許並不一定符合你們的期待與要求,畢竟,我並沒有肩負著銷售量與數字的責任。所以,所言也有可能之於編輯們並不在考量的範圍。
不過仍然很謝謝妳看完我的文章,如果有任何想法請再打電話給我。
謝謝妳。一切麻煩妳了。
Yi-Chung
 
隔天,我收到編輯的完稿,發現裡面除了增加一個連接詞之外,並沒有再對內文有所更動。這不是我一直據理力爭最想得到的結果嗎?

但是,當下心裡卻湧出了莫名的感謝之情,我不曉得要如何再表達得更好,Muzik的編輯,謝謝你們,最後保留了文章的原貌並給予的尊重。真的很謝謝你們。

在Starbucks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-Chung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